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他山之石 正文

碳排放规制、企业减排激励与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自然实验

2023年08月08日 08:44  点击: 

探索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源泉,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经久不衰的重点课题。在中国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劳动要素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再配置效应,以及劳动剩余形成的“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动力。但随着劳动要素短缺、价格上涨等“刘易斯拐点”特征在中国逐渐显现,以及人口抚养比率持续上升导致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持续降低,依靠劳动要素再分配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中国难以再保持可持续性。在此背景下,中国亟需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障碍,从二元经济向新古典增长模型转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的可持续增长。

伴随着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也催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碳排放导致的气候环境污染。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也是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为转换经济发展动能,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2011年10月,中国宣布启动碳市场试点建设,从2013年开始,深圳、上海、北京、广东、湖北、天津、重庆和福建八个地区先后建立了碳市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2017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经过近四年筹划,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上线交易,首个履约期内纳入了2162家电力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覆盖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中国由此建立起了全球覆盖碳排放规模最大的交易市场。

碳市场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路径:一方面,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成本压力会推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或升级技术工艺,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其他环境规制类似,通过内化企业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成本以推动企业污染治理,也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形成减排效应的基础。另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减排收益也会激励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或升级工艺,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企业积极的减排行为不仅有助于达到碳市场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降低碳排放成本,企业剩余的碳排放配额还可以在碳市场交易出售,获得额外的减排收益。因此,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层更有激励优化资源配置或升级生产工艺,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本文通过手工收集八个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录,采用双重差分方法(DID)考察碳市场实施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提升了控排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该市场机制还未产生积极溢出效应,试点地区和同行业非控排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未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发现,当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实施部分竞价拍卖、采用基准法核算、非履约主体交易更为活跃,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高、企业市场定价能力相对更低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会更为明显。此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还显著降低了控排企业的资源错配程度,提升了绿色生产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

研究启示如下:第一,趋紧碳市场控排企业的纳入标准。碳市场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适当降低碳市场控排企业的纳入标准,增加市场控排企业数量,形成对更多企业的减排激励约束。第二,持续优化碳市场的机制设计。在后续的统一碳市场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拿出部分比率的配额竞价排放,以深化碳市场的积极影响。第三,降低碳市场非履约主体的参与门槛。碳市场管理部门可以适当降低机构和个人等非履约主体的市场准入门槛,以进一步盘活碳市场的激励约束功能。第四,碳市场建设效果不能忽视产品市场的影响。政府部门在深化这一市场导向型环境规制过程中,应适当关注产品市场可能产生的重要调节作用,以充分发挥碳市场在推动企业低碳转型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胡珺: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祺:海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龙文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备注:本文摘自胡珺、方祺、龙文滨20234月发表于《经济研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文章,请大家在使用和阅读时尊重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自行负责。

  1.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